一、组织实施
1.根据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成立相应物业管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教学(实验)楼、行政办公楼、校园浴室、开水房、快递中心、各商业区域、校园环境、医院、隔离观察区等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做到“定人、定物、定责、定位”。组织员工进行演练,确保在出现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触者时,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各场所的防控措施要系统全面、无缝衔接,处置流程闭合,实现校园内工作、学习、生活各场所全覆盖,重点做好教学(实验)楼、行政办公楼、校园浴室、开水房、快递中心、商业区域、校医院、隔离观察区的防控。
3.保障疫情防控经费,统一购置、储存、发放口罩、测温仪、洗手液、消毒剂、乳胶手套和工作服等相关防控物资,确保各场所疫情防控物资充足到位。
4.根据学校防控举措落实各场所体温检测制度,对员工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对因病缺勤的员工要密切跟踪其就诊结果和病情进展,并要做好心理疏导。
二、教学(实验)楼
(一)秩序管控
1.对进入教学(实验)楼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体温检测,未正确佩戴口罩不得进入;发现体温≥37.3℃的禁止进入,登记信息并上报学校,按规程进行处置。
2.规范电梯乘坐秩序,同时乘坐不超过4人,在显著位置张贴提示,防止电梯内人员拥挤。
3.上课期间加强巡视,减少人员聚集,对无关人员等进行劝离。
4.学生上课时,座位间最少保持一米距离。
(二)消毒与通风管理
1.公共区域
(1)出入口门把手、各楼层(房间)门把手、楼梯扶手等人员易触碰部位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每2小时1次。
(2)走廊、电梯间、楼梯使用浓度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每日2次,早晨和中午在上课前各1次。
2.教室、自习室、教师休息室
(1)对开放的教室、自习室、教师休息室等公共教学区域使用浓度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每日2次,上午和下午上课前各1次。
(2)对室内的讲台及电脑键盘、鼠标、话筒、多媒体设施等电子设备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每日2次,上午和下午上课前各1次。
3.电梯
(1)电梯按钮、轿厢按钮用保鲜膜(塑料薄膜)贴住并每日早晨更换1次。
(2)电梯轿厢使用浓度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按钮、扶手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每2小时1次。
(3)电梯轿厢保持风机开启,使用浓度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每日2次,早晨和中午各1次。
4.公共卫生间
(1)水龙头、门把手等手接触部位,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每2小时1次。
(2)地面、洗手盆(池)、尿斗(池)、坐便器等区域,使用浓度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每日2次,早晨和中午各1次。
(3)洗手盆(池)配备洗手液或肥皂,多个水龙头的按1:3配备。
(4)保持卫生间内空气流通,有窗户的保持窗户全天开启,无窗户的保持风机全天开启。
5.通风管理
保持教室、休息室等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课间尽量开窗通风,也可采用机械排风。
(三)垃圾与废弃物处理
1.防护用品(废弃口罩、手套等)垃圾
在教学(实验)楼出口外显著位置,设置统一样式、颜色、规格的脚踏式翻盖废弃口罩专用收集桶,并标明“废弃口罩专用”字样,桶内铺设塑料袋内衬。引导师生将废弃口罩等放入专用垃圾桶内,每日对专用垃圾桶及周边2米的地面用浓度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2次。废弃口罩、手套等有害垃圾单独收集、单独清运,日产日清,减少中转环节,交由疫情防控指定部门处置。
2.生活垃圾
坚持垃圾分类管理。每日对生活垃圾桶和生活垃圾桶周边2米的地面,使用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2次。
三、行政办公楼
(一)秩序管控
1.值班员做好进出楼内各单位人员的监督,未佩戴口罩的禁止入内,对楼内未戴口罩的人员进行提醒或劝离。
2.规范电梯乘坐秩序,同时乘坐不超过4人,在显著位置张贴提示,防止电梯内人员拥挤。
(二)消毒与通风管理
1.公共区域
(1) 出入口门把手、各楼层(房间)门把手、楼梯扶手等人员易触碰部位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每2小时1次。
(2)走廊、电梯间、楼梯使用浓度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每日2次,早晨和中午各1次。
2.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资料室等
(1)地面使用浓度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每日1~2次。
(2)室内的桌椅、电脑键盘、鼠标、话筒、多媒体设施等电子设备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每日1~2次。
3.电梯
(1)电梯按钮、轿厢按钮用保鲜膜(塑料薄膜)贴住并每日早晨更换1次。
(2)电梯轿厢使用浓度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按钮、扶手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每2小时1次。
(3)电梯轿厢保持风机开启,使用浓度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每日2次,早晨和中午各1次。
4.公共卫生间
(1)水龙头、门把手等手接触部位,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每2小时1次。
(2)地面、洗手盆(池)、尿斗(池)、坐便器等区域,使用浓度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每日2次,早晨和中午各1次。
(3)洗手盆(池)配备洗手液或肥皂,多个水龙头的按1:3配备。
(4)保持卫生间内空气流通,有窗户的保持窗户全天开启,无窗户的保持风机全天开启。
5.通风管理
保持楼宇内、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资料室等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三)垃圾与废弃物处理
1.防护用品(废弃口罩、手套等)垃圾
在出口外显著位置,设置统一样式、颜色、规格的脚踏式翻盖废弃口罩专用收集桶,并标明“废弃口罩专用”字样,桶内铺设塑料袋内衬。引导师生将废弃口罩等放入专用垃圾桶内,每日对专用垃圾桶及周边2米的地面用浓度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2次。废弃口罩、手套等有害垃圾单独收集、单独清运,日产日清,减少中转环节,交由疫情防控指定部门处置。
2.生活垃圾
坚持垃圾分类管理。每日对生活垃圾桶和生活垃圾桶周边2米的地面,使用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2次。
四、校园浴室
(一)秩序管控
1.学生凭校园卡且体温测量正常后,方可进入;未戴口罩不得进入;对体温超过37.3℃的禁止进入,登记信息并上报学校,按规程进行处置。
2.入口处设置排队线,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3.延长浴室开放时间。
4.按照淋浴头数量分批次错时组织,隔位洗浴,限制进入学生数量。
5.有独立洗浴间的学生公寓,学生一律在本寝室内洗浴。
(二)消毒通风管理
1.在做好日常环境清洁的基础上,每日使用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1次。消毒时对浴室内地面、墙角、墙面(含隔断)、浴筐、混水阀、喷头和浴室内管道进行全面消毒,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
2.门把手等手接触部位,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每2小时1次。
3.对更衣室使用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1次;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去除残留消毒剂。
4.浴室垃圾桶每日使用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3次。
5.浴室开放前30分钟,打开浴室门窗通风;浴室通风每日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五、开水房
(一)秩序管控
1.未戴口罩不得进入。
2.入口处设置排队线,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3.有条件的出入口分开,隔位或间距1米以上打水。
(二)消毒通风管理
1.开水房保持通风,每日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2.每日对取水开关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3次,对电锅炉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2次。
3.每日使用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对打开水区域及设备间的墙面、地面、墙角依次进行全面喷洒消毒2次,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
4.学生公寓、教学楼、办公楼等楼内开水炉,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每日2次。
六、快递中心
校内未设置统一收发快递中心的高校,建议不要让快递车辆进入校园。
(一)出入秩序管控
1.做好进出人员的监督,未佩戴口罩的禁止入内。
2.入口处设置排队线,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有条件的出入口分开。
(二)消毒通风管理
1.所有快递车辆在校门口用含氯消毒液喷雾消毒后方可入校。
2.派送到学校后,快递中心将所有物件使用浓度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75%的酒精进行消毒,消毒完毕再进行下一步分拣入库。在入库过程中,对来自疫情重灾区的邮件,加强消毒,单独管理。
3.充分使用室外快递柜进行非接触投递,能够投入快递柜的快件一律入柜,尽最大可能的减少人员进入室内。触摸屏处配备消毒液及一次性抽纸,每2小时对快递柜进行1次消毒。
4.室内保持通风,每日使用浓度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消毒3次。
七、商业区域
(一)经营场所管理
1.营业前做好口罩、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稳价保供,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培训。
2.在员工返岗后第一时间组织进行防疫保洁消杀工作,对经营各区域、桌、椅、柜、台等场地设施设备进行全方位彻底的卫生保洁和消毒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台账。
3.做好上岗员工个人卫生,保持在岗期间工作服净、帽净、口罩净等。
4.建立员工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员工健康状况进行登记,身体不适时应及时就医。
5.与供货商及时沟通并将学校的有关安排第一时间通知供货商,积极开展采购联系协调工作,及时准确掌握市场动态,科学预判,确保开学前将师生必需品及时采供到位。
6.商超入口配备测温仪,对所有进入的师生测量体温,体温正常后方可进入;未戴口罩不得进入;对体温≥37.3℃的禁止进入,登记信息并上报学校,按规程进行处置。
7.设置“一米线”,提醒顾客排队付款结账时保持安全距离。
8.必要时可适当延长营业时间,在明显位置张贴公告,通过多种方式告知师生。
9.如遇客流集中,人员过于密集的情况,可采取限流、疏导等措施。
10.推荐顾客自助购物、非接触扫码支付,尽量减少排队时间。
11.建立疫情防控沟通机制,做好多方位疫情防控情况的信息沟通工作。
(二)消毒通风管理
1.所有经营场所进出口地面,必须铺设消毒地毯,定时向消毒毯喷洒消毒液保持其湿度。
2.经常接触的公共用品和设施(如存储柜、电梯间按钮、扶梯扶手、门把手、公共垃圾桶等),使用75%的酒精擦拭或喷洒消毒,每隔2小时1次。
3.每日对柜台、服务台、收银台、桌椅使用75%的酒精擦拭消毒1~2次。
4.每日对自动售卖机、购物车(筐)等,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2次;使用过的购物车(筐)即用即消。
5.每日对经营场所室内外地面、台阶、商品外包装堆放处,使用浓度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2次。
6.设有餐饮功能的经营场所,按照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疫情防控措施指南执行。
7.经营企业做好环境卫生工作,并公示每日消毒情况。
8.加强通风换气,每日至少开窗通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不能开窗通风或通风不良的,可使用电风扇、排风扇等机械通风方式;必要时使用循环风消毒机消毒,应持续开机消毒。
八、校园环境
(一)消毒区域
1.室外设施:健身器材、桌椅等。
2.排污设施:水沟、排污井口、垃圾箱等。
3.公共部位:室外楼梯、扶手、护栏等。
(二)消毒方法
1.室外扶手、护栏等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每日至少2次。
2.健身设施等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每日至少2次;地面使用浓度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
3.排污设施等使用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每日至少2次。
(三)垃圾及垃圾容器管理
垃圾实施分类管理,及时收集并清运。
1.生活垃圾
每日对生活垃圾桶和其周边2米的地面使用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2次。
2.废弃口罩、手套等垃圾
(1)在醒目位置设置统一样式、颜色、规格的脚踏式翻盖废弃口罩专用收集桶,并标明“废弃口罩专用”字样,桶内铺设塑料袋内衬。引导师生将废弃口罩等放入专用垃圾桶内,每日对专用垃圾桶及周边2米的地面用浓度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2次。
(2)对有害垃圾进行单独收集、单独运输,减少中转环节。原则上日产日清,并统一交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指定的危险废物处置场所进行专门处置,做好登记。
3.隔离观察区垃圾
对隔离观察区垃圾定时定点收集。使用医疗垃圾袋,在垃圾袋内喷洒浓度为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回收时对垃圾袋进行封口后喷洒75%酒精,然后再套上一个垃圾袋,以防止袋子破损造成垃圾外漏,封口后放入专用垃圾车或垃圾桶。
4.垃圾中转站
(1)每日全面冲洗1次。
(2)每日对墙面、地面、站台、周围环境使用浓度为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2~3次。
5.垃圾中转车辆管理
(1)每日全面冲洗1次。
(2)每次转运垃圾前后,对车辆、墙面、地面、及周围环境使用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各1次。
九、校医院
(一)员工防护
1.普通岗位
在非发热门诊、非隔离观察区域提供服务的员工(如医院大楼外围值班人员、设施设备清洁与消毒人员等)进行普通防护,具体要求如下:
(1)如不直接接触患者,则穿工作服、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2)接触设施设备、物品表面后,须洗手、消毒。
(3)工作服注意更换和消毒。
(4)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
注:根据医院具体要求普通岗位也可执行一级防护或二级防护。
2.一级防护
在发热门(急)诊提供服务的员工应执行一级防护,具体要求如下。
(1)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橡胶手套和N95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2)接触患者后须洗手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磺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醇、7%酒精、复配消毒剂等)揉搓1~3分钟。
(3)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防护呼吸道与粘膜的防护。
3.二级防护
进入传染性疾病(如肺炎)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人员、接触或处理患者的物品,以及从患者身上采集的标本、分泌物和排泄物等人员、接触或处理患者尸体的人员、转运患者的人员等应执行二级防护,具体要求如下:
(1)员工进入传染性疾病留观室,必须佩戴N95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每4小时更换1次或感到潮湿时即进行更换;须穿工作服、防护服或隔离衣、鞋套,戴橡胶手套、工作帽。
(2)每次接触患者后立即进行手卫生处理。手消毒用0.3~0.5%磺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醇、7%酒精、复配消毒剂等)揉搓1~3分钟。
(3)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操作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
(二)秩序维护
1.出入控制
(1)设置值守岗位,禁止闲杂、无关人员入内。
(2)开展体温测量、问询、分诊和信息记录。
(3)发现扰乱就医秩序及其他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并妥善处置。
2.就诊秩序维护
(1)在预检分诊点、门急诊大厅、导医分诊台、各科候诊区、电梯厅等区域,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人员密集。
(2)尽量引导患者在开阔区域排队,大厅内可分散设置人员入口。
(3)在距导医分诊台/一站式服务中心大于1米的距离,设置安全警戒线,提示患者站在安全线外,避免发生拥堵。
(4)在电梯入口处设置提示牌,就诊高峰时段优先使用楼梯,并有序乘坐电梯。
(三)卫生消毒
喷洒消毒时段尽量避开人流较多的时间。
1.普通病房
(1)为避免病房地面湿滑,不建议采用喷洒方式消毒; 每日对病房地面、桌面严格落实“一桌一巾、一室一巾”,地巾及毛巾使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
(2)病房卫生间使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每日2次。
(3)室内通风每日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2.传染科、发热门诊、急诊等感染高风险区域
(1)重点对大厅出入门、门把手、门帘等人员接触较多区域使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75%酒精喷洒或擦拭消毒,每隔2小时1次。
(2)加强日常通风每日至少2次,每次至少30分钟。
(3)传染科、发热门诊区域可使用浓度为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消毒,病号即走即消杀。
3.电梯
(1)电梯按钮、轿厢按钮可用保鲜膜(塑料薄膜)贴住并每日早晨更换1次。
(2)电梯轿厢使用浓度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毒,按钮、扶手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每2小时1次。
(3)每日2次停运通风,上、下午各1次,每次通风时间至少30分钟。
4.污染物处置
(1)被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的环境表面,应立即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5000~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干巾)完全清除污染物。
(2)消除过程中避免接触污染物,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
(3)清除污染物后,应对污染的环境表面使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十、隔离观察区
应利用学校医院、校内宾馆或单独学生公寓楼等场所设置全封闭式隔离观察区。设置在环境安静,与校园主要生活、教学、科研等人员密集区域有一定缓冲距离,处于本区域当季主导风向下风向,且对外交通联系便捷的区域,功能要齐全,在必要时迅速启用,并实施重点防护。
(一)功能分区
更衣区:主要供管理、送餐发餐、保洁人员等使用,配备手套、护目镜、口罩等更换空间,一般设置在区域首层,紧邻主要出入口。
清洁区:工作人员的一般活动区域。
半污染区:为医务人员进行相关诊疗的工作辅助区域,位于清洁区和污染区之间。
污染区:为隔离观察者起居及活动、治疗、诊断区域,应包括卫生间、污物间、洗消间等,观察者应单间居住。宜根据隔离管理要求,将污染区划分为若干独立区域。一个独立区域只允许保留一个出入口,并安排人员值守,严禁随意出入,所有进入人员必须佩戴防护口罩,进场应进行登记及体温测量。
独立洗漱区:应为隔离观察者设置独立洗漱区,如不具备独立设置条件,则需明确人员使用时间,做到分批错时使用,避免人员集聚,降低接触感染风险。
(二)运维保障
通风换气:隔离观察区应禁止使用中央空调系统。隔离观察者居住房间每日保证通风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必要时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以加强室内空气流动。通风宜保证气流沿清洁区 (含更衣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室外的顺向流动。卫生间应设置机械排风设施,并确保运行良好。
洁具要求:洁具龙头与冲洗开关宜改为非接触式且应自带水封或设置有存水弯,并定期检查确保水封高度不小于50毫米。
给排水要求:室外给水入户管阀门井内宜增设减压型倒流防止器,避免污染校区给水管网。卫生间与盥洗间排水应设置消毒模块,确保污水经必要消毒后排放,污水通气管宜设置屋顶紫外线消毒器, 避免污水中病毒通过空气扩散。地漏应保证水封高度,注意补水保证水封不干涸;设备房间及管井内地漏应改为可开启密闭地漏,非检修期间密闭。
室内空气消毒:加强室内空气消毒,无隔离观察人员时可用紫外线灯照射进行消毒,有人时可选择物理因子空气消毒机等适宜方式消毒。
饮食保障:实行送餐制,专人制做、专用消毒柜消毒、专人定时定点配送,隔离区专人接送食品、餐具。尽量使用一次性餐(饮)具,重复使用的餐(饮)具应“一人一具、专人专用”(贴标签),回收前先消毒。
当隔离人员诊断为疑似或确诊病例,并转移至定点医疗机构后,须进行终末消毒;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消毒和清洗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十一、学校出入口
1、统一设置进出校门分流通道、体温检测通道、间隔1米以上排队线和临时留观点,配备非接触式测温枪或热成像测温系统,以及其他防控物资、器材和标识。
2、实行封闭管理,师生员工及校内居住的家属凭学校规定的有效证件、校外家政或公务人员由校内对接部门提前报备,接受门岗核对证件或健康码,佩戴口罩并经体温检测正常后方可入校。发现体温≥37.3℃的禁止进入,确需进入的移交临时留观点再次测温、登记,由医务人员按规程进行处置。禁止学生家长、外卖、商贩等其他校外无关人员进入校园。
3、警车、消防车、救护车等特种公务车辆,车内人员体温检测正常后及时放行;水、电、暖、气等检测维修专用车、家政和物资运输车、进校拜访车辆等经校内相关部门批准,车内人员接受门岗核对证件或健康码、体温检测正常、登记后方可入校。禁止接送学生家长、快递、外卖等车辆进入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