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U抗“疫”文化作品:学0006号】《疫情面前,党员义不容辞》
《疫情当前,党员义不容辞》
数理学院 2016级学生党员 吴奕雯
在疫情面前每个人都显得十分渺小,而作为一名中共党员,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需要的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冲锋在前,筑牢群防群治的防控格局,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生活在一个小镇上,虽然不能前往一线,但是在这里依旧可以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守护住一方家园,全力带头隔离疫情。希望尽我所能,回馈社会,疫情当前,义不容辞。
在疫情刚刚爆发之际,家里人还没有重视,我便将疫情人数和蔓延速度以及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都告诉家人朋友,并让父母以及周围要请客的长辈取消了聚餐活动,并让他们尽量呆在家中不要出门,不要为疫情增加负担。同时买了口罩分发给他们,告诉他们出门必须戴口罩。

参与村防疫工作
为加强农村疫情防控宣传工作,我加入了疫情防控党员志愿者宣传小分队,走遍村头巷尾,将党的声音传递到每个角落,做到家喻户晓、入心入脑。深入村主要人流密集地等一线广泛宣传动员群众不聚集、不聚会、不聚餐、少出门,暂停拜年、餐饮、麻将纸牌娱乐等活动,最大限度降低疫情蔓延风险。在我熟知的几个村挨门逐户,挨家挨户,入户宣传,给群众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让人民群众认识病毒感染的危害性和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切实提高群众防范意识,与疫情抗争到底。我主动配合村干部进入村里进行消毒,并及时将村里存积多天的垃圾进行了清理。在村中要求封村之际积极响应,并与其他志愿者轮流在村口驻守,谨防外村人员进入,积极响应号召。
比起在逆风中前行的钟南山院士,奋战在疫情第一线的勇士们,我们可能是渺小的,但是众志成城,我相信一砖一瓦,终将铸成城墙,我们终会战胜疫情迎来春天,经过这次志愿者服务,更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党员我们时时刻刻都要站在百姓之前冲锋陷阵,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身为一名党员的价值追求。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一名名共产党员挺身而出,一个个战斗堡垒巍然矗立。在广大党员的影响下,人民群众坚定听党话、跟党走,以实际行动支持和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相信在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我义不容辞为抗击疫情做着自己的贡献与努力,因为我坚信,春天终会到来。
【HGU抗“疫”文化作品:学0007号】《武汉,我们永远在一起》
《 武汉,我们永远在一起 》
数理学院2018级应用统计学专业 冯晓
“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明天,我也是你。你什么样,中国就什么样。加油,中国!加油,每一个中国人!”在今年的元宵特别晚会上,我们在家,心里依然牵挂着那个得了病的武汉小伙伴,回顾这个新年,我们中国,已经经历了太多……
似乎顷刻之间,我们熟悉的世界,换了一个模样。热闹,被隔离在新春到来的前夕;欢聚,一夜之间被贴上封条。突然而来的疫情,成了戛然而止的春节序曲,也让我们全体中国人迅速建成一堵防疫的围墙。
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武汉地区疫情爆发以后,全体医护人员不惧疫情,主动请缨,一个个“最美逆行者”的故事,感动着我们一个又一个人。钟南山教授再次临危受命,84岁的他义无反顾的奔赴武汉疫情的最前线;李文亮医生一心为确诊病人治疗,自己却被感染而把自己一生最后的时光都留在了岗位;张定宇院长在2018年就被确诊了渐冻症,依然支撑着自己的身躯,穿梭在医院的走廊,为病人奔波;还有那些“已经长大了可以保护世界”的90后医生护士,他们的脸上被防护装备勒出一道道的痕迹,却从未说要退缩,用微笑安慰着那些害怕的病人……这些数不清“逆行者”们,就是我们的超级英雄,他们以血肉之躯,筑成守护家园、保卫武汉的长城堡垒!
青山一道,同担风雨
每一天,疫情的数字都触动着我们的心,然而,全国人民不仅仅在关注着,也在行动着。在做到在家防疫的同时,各地的支援也刻不容缓的送到了武汉当地。68岁的环卫工人袁兆文,每个月只有六百但却把一万多元直接放到了公安局支援疫区,这是平凡个人的承担;江苏派出“江苏十三太保”,山东捐赠的成吨的蔬菜,各大企业不计其数的食品,这是社会集体的守望相助。李克强总理亲临疫情地区慰问,体现了我们这个民族的万众一心的强大凝聚力!“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中国全体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始终站在一起!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中国从来都不是一个国家在战斗,世界国家也在关注着我们,帮助着我们。除了物资方面的无私支持外,国际社会的众多国际社会组织负责人、外国政要和专家对中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强势应援”。联合国机构发出声明,“联合国和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定地站在一起”普京总统也明确表示,“俄罗斯人民愿向友好的中国人民提供必要协助,俄罗斯有关部门将与中方相关部门开展最密切协作,以尽快消除我们面临的这一共同威胁。”全世界也都在等着武汉好起来!
愿天佑中华,早日战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HGU抗“疫”文化作品:学0008号】《经贸学院在鄂学生的一封公开信》
经贸学院在鄂学生的一封公开信
尊敬的老师:
您好,我是经贸学院金融专业的一名湖北学生,家在湖北孝感。
本以为这次寒假会如往年一样在期待着春节和欢送春节中度过,但是新型冠状病毒的突然造访,让这次寒假不同于往年的任何一年。
从一开始人们开始谈论这件事,到后来去商场每个人都带着口罩,再到持续到现在的封城。人们都渐渐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来自四面八方的消息铺天盖地,离武汉这么近的孝感也沦陷了。
早起查体温上报已经成了一种习惯,疫情刚开始,导员和朋友们就问我情况怎么样,导员还不断询问我们缺不缺什么物资,可以给我们寄过来,真的挺暖心的。感觉自己也是有“后台”的人呀!虽然河北疫情没有湖北严重也希望老师们注意防护,保护好自己。
疫情隔人不隔情。全中国都在帮助武汉帮助湖北,都在尽自己的力做出贡献。看着我爸爸每天穿着防护服进进出出忙着给村里人检查体温,做文件上报,我能做到只有在家好好待着,不出门。
一开始我们向往的安逸的生活,现在似乎是一种煎熬,看着朋友圈被“关疯”的朋友们,绞尽脑汁消耗时间,我却觉得有点害怕,想想放假前拼命复习的那几天,虽然很累却很充实。于是也会给自己安排一点事做了,每天背单词打卡,辅导即将中考的弟弟的功课,下午看看电影,看看书,偶尔也会学学做菜,不管是干什么吧,总是干了,也不至于觉得这样的日子难熬,把注意力分散一下。一边期待疫情快点结束,一边祈祷家人们都平安,一边充实着自己。
冬天亏欠给我们的,春天都会加倍奉还的。待樱花盛开时,我们一起去武汉看樱花。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我们加油!
此致敬礼!
经贸学院在鄂学生:易佳雯
2020年2月10日